新八一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张鹤龄在榆木川草拟的诏令会有专门的快马加急送到京师,由内阁商议后,立刻做出决断,同意则即时发布,若是不同意,便上书陈情,表明厉害。

这只是最开始的设想,等到真正实施起来的时候,内阁五位大人却发现,谅自己想破了头,也找不出靖王的一点毛病。

好似每一个决策、每一道诏令都是那么的……完美!

不错,也只有完美这个词可以形容了。

每个人都在扪心自问,若是换做自己,能不能做到每一步都算无遗漏?

从前期的布置,大军的行程,进攻路线,再到粮草调运,补给路线,各部将领的任命,一条一条,让人看后,完全挑不出任何问题。

内阁首辅刘健虽然已经开始接纳靖王,但是,心中仍存有警惕之意,从前线发回来的每一份奏报都会认真阅读,不仅仅是了解战事,更重要的,他需要从中去判断靖王是否有其他意图,比如谋个反之类的。

所以,刘健看奏折比别人要仔细的多,几乎都已经是在鸡蛋里挑骨头了,最后发现,自己的努力不过是徒劳而已。

哒哒哒……

一起快马从玄武门进城,马上的骑士身后插了三杆军旗,这是给守城的将士表明自己的身份。

一杆旗,表示这是一封普通的战报。

两杆旗,表明这是一封急奏,要么是前线出了问题,要么是有紧急军情。

三杆旗,说明已经是十万火急,或者是前线战局已定。

守城的将士不敢怠慢,立刻放行。

骑士勒马冲进京城,一路狂喊:“漠北大捷,漠北大捷!”

当大捷的战报送到内阁的时候,所有人不禁长出一口气。

赢了!

痛快啊!

自从土木堡之变,明军就一直龟缩在城池之内,几乎就没有主动出击过,却没想到,这一次能胜的这么彻底。

达延汗伏诛,主力被全歼,从此以后,漠北再无鞑靼。

刘健激动地老泪纵横,天佑大明啊!

“快,先去给陛下报喜!”

说完,刘健拿着奏报直奔乾清宫而且,谢迁等人随后跟上。

虽然弘治皇帝尚处于昏迷之中,但是,程序还是要走的。

几位老大人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将前线的战况给弘治皇帝汇报一番,由于情绪实在太过激动,哭天抢地,却惊到的殿外的人。

原来是张皇后和太皇太后周氏也来看望弘治皇帝,听到里面的哭声,顿时脸色煞白。

莫非,陛下他……

等到两位娘娘急急忙忙赶到现场,却发现是虚惊一场。

张皇后还罢了,可周太后一大把年纪了,哪里禁得起这样的惊吓,当下抚着心口说道:“哀家年纪大了,可禁不起这般折腾,几位大人再有什么事,劳烦给给哀家送个信,让哀家心里有个准备。”

刘健赶忙说道:“是臣等君前失仪,惊扰了两位娘娘,请两位娘娘恕罪。”

周太后说道:“本来,哀家不该过问朝政,但是今天赶上了,多嘴问一句,几位大人都是朝廷的肱股之臣,不知对靖王辅政一事,有何看法?”

刘健先是和其他人对视一眼,然后说道:“靖王殿下辅政能力有目共睹,当今世上,在也找不出第二个。”

周太后笑了笑,说道:“如此说来,当初反对声最大的刘健,也服气了?”

“这……”刘健脸色微微涨红,说道,“臣心服口服。”

“哀家当初做那个决定,也是有苦衷的,”周太后叹了口气,说道,“时局动荡,藩王造反,若是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做大家的主心骨,怕是后果不堪设想。”

“当初的情形,臣也有很大责任,只怪臣等太过爱惜自己的羽毛,置国家大事于身后,多亏太皇太后当机立断,力排众议任命靖王辅政,才能扭转局势。”

“罢了罢了,以前的事就不提了,”周太后摆摆手,说道,“只盼着几位日后见了大明列祖列宗,可不能告哀家的状,说哀家干政。”

“太皇太后为国为民,朝廷百官有目共睹,不敢妄言。”

“此役靖王大败鞑靼人,定有很多后事需要处理,几位大人赶紧去忙吧,陛下这里有我们呢,不用担心。”

刘健行了一礼,道:“谨遵太皇太后懿旨。”

回到内阁,第一件大事,就是关于榆木川都司的建设以及长官任命。

能够在榆木川建设城镇,对大明来说意义非凡,从此以后,大明北部疆域直接向北推移五百里。

五百里啊,这可不是个小数字!

有了这块疆土,可以使得京城的位置更加稳固。

虽说天子守国门,大明的精锐兵力都在京师,但是,这里距离边境线实在是太近了,只要人家突破长城,距离京师只是一步之遥。

也正是这个原因,才会出现土木堡之变。

现如今,榆木川成了北方重镇,即便有敌军突破榆木川,距离京师也有五百里地呢,起码有时间准备。

只是,这个长官任命,确实比较难以抉择。

这时候,焦芳说道:“诸位大人可还记得,此战之中,还有一人功不可没?”

刘健问道:“焦大人有话直说便是。

对于焦芳,刘健很是无奈,此人除了拍靖王马屁,别的啥也不会,可问题是,让他入阁偏偏又是自己举荐的,这就很尴尬了。

若是撵他走吧,无异于自己打自己的脸。

只好先留着当个混子,幸好有李东阳和杨廷和入阁,内阁的人手并不紧张,多个混子也无所谓。

焦芳也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他,反正自己就是靖王的狗腿子,那又如何?

“三边总制杨一清。”

刘健等人对视一眼,漠北一战,杨一清确实功不可没,而且此人有多年戍守边关的经验,如果由他来出任榆木川都司的都指挥使,是个不错的人选。

但问题是,这个人是靖王指定的。

这就相当于,靖王对杨一清有知遇之恩,若是再委以重任,就相当于,整个榆木川都司的势力范围都成了靖王的。

众人对靖王本就心存芥蒂,怎么可能放任其势力一再夸张?

更关键的是,榆木川都司对京师的作用太重要了,不仅是保护京师的屏障,更是直接威胁到京师的一把利剑。

如果榆木川都司的所有权捏在靖王手中,就相当于人家随时随地都可以威胁到京师的安全。

虽然从现在来看,靖王所做的一切,都是以大局为重,并没有以公谋私,也没有做出任何对陛下不忠的表现,可是有句话叫做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谁知道是不是装的呢?

如果人家真的在谋大局,那就太可怕了。

“杨一清虽然可以胜任,但是,他这一走,西北军政怎么办?”

刘健并没有拒绝焦芳的提议,而是抛出另一个问题,他去榆木川,行啊,三边总制怎么办?

焦芳自然明白刘健等人的心理,淡淡一笑,道:“如果榆木川都司建立起来,三边总制的作用就没有那么重要了,两者孰轻孰重,诸位大人还看不明白吗?”

三边总制是明朝特有的一个官职,又称为“总督陕西三边军务”。

因陕西北部沿边分设延绥、宁夏和甘肃三边后,各镇奉命独自承担辖区内御边任务,凡遇战事,相互无协防职责,故多有败绩。为有效巩固西北边,设立“总督陕西三边军务一员”,简称三边总督,总揽其权。

这类官衔和巡抚、总督类似,统称为督抚类,是一种时代的产物,如果大明的疆域向北扩张,那么,陕西三边的压力便可减轻大半,甚至,这个职位都可以取缔,所以,焦芳说“没那么重要”,其实是有一定道理的。

刘健当然知道两者孰轻孰重,问题是他不想让靖王的人上啊,哪怕杨一清并不是靖王嫡系,只是一起打过仗,也不行。

想到这里,他看了看其他人,发现谢迁一幅欲言又止的样子。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于乔,你有什么想法,不妨说说看。”

谢迁也清楚焦芳和刘健各自的想法,从他内心来讲,自然是支持刘健的。

“倒是有个合适的人选。”

“哦?”刘健眼前一亮,赶忙说道,“此人是谁?”

“户部左侍郎刘大夏。”

焦芳闻言说道:“刘大人是有才干,但他并无带兵经验,如何能镇守边镇?”

“焦大人此言差矣,”谢迁摇摇头,说道,“弘治二年,刘大人调升广东右布政使,田州、泗城的动乱就是刘大人平评定的,后来又闹山贼,亦是刘大人奉檄文讨伐。”

“区区山贼而已,如何能与凶悍的蒙古骑兵相提并论?”

谢迁继续说道:“诸位大人可还记得成化十六年,朝鲜国王要求改变进贡路线的事?”

众人点了点头,朝鲜李氏入大明朝贡,向来都是由鸦鹘关入明境。成化十六年,因为建州女真半路拦截,朝鲜要求改变进贡路线,改从鸭绿江进入。有位朝鲜藉的中官为此求情,朝廷百官都表示同意。

可能大家觉得,改个路线而已,无所谓的事嘛。

可是,刘大夏却发现了问题,说道,从鸦鹘关出辽阳,需经过广宁、前屯卫,然后入山海关,弯曲迂回地绕了四个大镇,太祖太宗皇帝岂会不知?之所以让他们绕路,恐怕其中另有深意。如果自鸭绿江走大路抵前屯卫、山海关,说不定他日会带来忧患。所以,这件事不能批准。

众人恍然大悟,这才停罢此议。

事实证明,刘大夏敏锐地捕捉到了问题的关键,这样的细节,足以体现其非凡的军事才能。

刘健满意地点了点头,道:“不错,刘侍郎可堪重任。”

其实,刘健对杨一清并没有什么偏见,之所以不想让杨一清上任,就是要避开靖王的影响,只要跟靖王有关系的,尽量弃之不用。

刘健是满意了,可焦芳不愿意了,他很清楚这帮人心里在想什么,也很清楚自己需要做什么。

“榆木川都司乃是我大明北境重镇,让一个没有带过兵的侍郎去主持大局,诸位大人怕不是太过儿戏了吧?”

刘健摆出首辅大臣的姿态,说道:“刘侍郎完全可堪大任,焦大人还有什么问题吗?”

焦芳冷笑一声,道:“刘大人,诸位大人,你们可要想清楚,榆木川都司建成之后,便是京师新的屏障,若是出了任何问题,都将直接威胁到京师的安危,这个任命,需要慎之又慎,不得有半点差池!”

刘健脸色变了变,焦芳说的对啊,刘大夏虽然也打过仗,但那些都是小打小闹,真的让他带兵戍边,能不能行,确实难说。

这个位置又是如此的重要,容不得半点差池。

一边是国境重镇,一边是靖王,该如何抉择?

刘健思来想去,眼下还是防着点靖王比较重要,毕竟刘大夏是有真才实学的,退一步说,就算真的出了问题,榆木川距离京师五百里,也有足够的时间做出反应。

可是,若靖王的势力扎根在京师一侧,真的给你造个反,京师完全没有反应的时间。

“既然如此,不如我等举手表决,同意刘大夏出任榆木川都司指挥使的,举手。”

刘健说完,自己先举起手。

紧接着,谢迁、李东阳、杨廷和也举起手。

因为他们和刘健的想法是一样的,两权相利取其重,两权相害取其轻,相比之下,压制靖王的势力更加重要一些。

焦芳气极反笑,道:“好啊,堂堂内阁大学士,在国家大事面前,竟然也可以徇私舞弊,置国之大义于不顾!”

刘健拉下脸来,说道:“焦大人,我等都是就事论事,现在只是众人意见不统一,所以才举手表决,何来徇私舞弊?”

“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心里在想什么,不就是怕杨一清受了靖王的恩惠,成了靖王的人吗?”焦芳直接撕破脸,指着刘健的鼻子说道,“想想宁王造反的时候,是谁出面平定的叛乱?太子年幼,又是谁日夜操劳,主持大局?如今国事当前,你们却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仗着人多就想颠倒是非黑白,真是让人笑掉大牙!”

新八一小说推荐阅读:穿越之生存指南秦汉之召唤天下从我的团长开始抗日琴师好风流庆帝元年穿越过来是享福的,都是来干活的重生之厨女当家世公子,以华夏人杰掌控异世寒窗十二年,龙吟登天位山河血我在大宋搞科技!穿越后我成了鱼玄机的老师三国之我的系统奖励有些多从屯田开始大唐第一世家悟性逆天:风流小状元震惊大唐南北朝打工皇帝高武大秦:秦始皇!天命之子从农家子到状元郎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后汉英雄传之重生吕布伏羲夫妻肝在水浒,唯我独尊开局1861:我刚继承荷兰王位冰冷王爷每晚要我哄睡原始大厨王汉末:吕布重生,开局追杀曹操历史追光者邪王追妻三国之权谋天下殖民大明神级火爆兵王大唐:续写贞观打造锦绣盛唐我的谍战日记这个王朝叫大兴我就是要做皇帝大国崛起:穿越古代当皇帝游医变皇帝,都是娘娘太美惹的祸强明:我将现代物资搬运到大明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魏武侯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科举风云之张诚传奇寒门出了个状元郎从影视剧特种兵一开始边关潜修十年,开局我举世无敌带着武库回明末我是混世魔王程咬金逍遥小憨婿
新八一小说搜藏榜:大明海兵我成并肩王,你知道后悔了?海贼之体术潜能他改变了罗马黄帝内经百姓版穿书成废后她反手一个改嫁咸鱼皇帝:反贼,你们给点力行吗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傻子王妃疯王爷【完结】古今交换,我成了女帝背后的男人退婚后,她竟揣着崽穿喜服嫁皇叔大明第一锦衣卫水浒粮草小兵甲妖孽丞相赖上门顺明我有一城,住着历代帝王抗日之铁血军旅一龙二凤三小猪,四痞五秀六和尚谍海风雷红楼:金戈铁马横扫八方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大秦:出海归来,我献上世界地图岭南宗师一边阳光一边乌云兴晋大秦钜子大明,我来了!天命相师,抢个皇后当老婆秦汉之召唤天下残王的惊世医妃开元帝师在他心头放肆抗战之喋血雄心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刘备威力加强医妃难宠:王爷和离吧!大秦:开局一只马蜂王小小拽后狠无赖我在贞观朝当神豪亮剑:我被李云龙拜为大哥梦醉江山明末庶子最强兵王天幕:刷短视频,嬴政得了MVP大唐第一世家入秦记时空穿梭之恋上你的床(已完结)大宋有将门崇祯十七年秋穿越大唐,铁血郡王护国殇
新八一小说最新小说:守史人:三千年归墟纪重生:从废太子到千古魔帝重生大乾:深山打猎爆宠小娇妻让你猎山赶海,你咋就黄袍加身了?罗马暴君:我用京观堆出个帝国影响世界的百位帝王我当了七个国家的驸马小强逆袭记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开局死囚,我杀穿天下穿越后分了三个寡妇,不领犯法让你当皇帝替身,你干成了千古一帝?汉末听雨大唐:李老二你那个位置我瞧不上水浒:你一卖炊饼的,百万兵甲?重生之项羽崛起逐鹿乱世,我靠医术喂饱全家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大秦:寒门小娇妻我在原始时代当大佬!太子爷:开局被皇后被刺末法时代,一道光穿越灵魂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开局卖身葬母:我成了至尊小书童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大梁辽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世家的上下三千年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红楼之皇权枯骨大明:修仙心声被偷听,嘉靖求我当国师刘秀:左手雄兵,右手流星!疯批世子:读心后,我斩了满朝文武寒门首辅:从灵堂退婚到金榜题名后宫三千,我只想独宠你乱世:手搓大炮养妻女,随时造反亮真理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真命太子:这个皇位是我的我在元末当霸王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小神医穿古代,开局拯救姐妹花我无名小卒,苟成天下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