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八一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吴惟恭年纪不大,约莫十七八岁的样子,脸上明显带着稚气,还有一点婴儿肥。

不过他身材高大,生得虎背熊腰,颇有一副将门虎子的样子。

当天夜里,在杨振下榻的西归浦港内城望海楼上,见了杨振的面儿,他也不怯场,一五一十地把几个月来关内关外的好消息坏消息,报告给了东征归来的众人。

好消息是,张献忠败了,而且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战败,而是大败。

崇祯十四年秋八月,张献忠率部进攻信阳,被事先得知消息的左良玉打了一个埋伏,张献忠本人负伤,部众大部溃散。

然后,在其逃往英山途中,又被左良玉部将的王允成率铁骑数千一路追击。

元气大伤的张献忠残部连战皆败,部卒伤亡殆尽,最后仅剩数十骑掩护他突围逃走。

这个消息,对金海镇大后方以及登来镇的很多人来说,当然是一个好消息。

至少吴惟恭是把它当成好消息报告给杨振等人的。

对杨振来说,这当然也算是一个好消息,不过他却并不像身边的其他人那样高兴。

因为杨振很清楚,这次信阳之败以及英山之败,并不是张献忠的人生终点,一两年后,张献忠还会继续东山再起的。

“还有其他好消息吗?”

西归浦港内城最高处望海楼内,灯火通明,杨振听完吴惟恭的转述,看着略带兴奋同时又略显稚嫩的脸,不动声色地继续问道。

“有,有,有,都督,协理营务处张总兵命卑职报告都督,咱们金海镇各路屯所,包括登来东西路屯所,都已经完成了秋收,高粱、稻米收成不错,番薯、土豆更是大丰收!”

“嗯,高粱,稻米就不必说了,秋收的番薯、土豆亩产大概有多少石?”

“回都督的话,协理营务处张总兵知道都督最关心这个,是以早早叫人算了一笔账,今次秋收番薯亩产约有二十五石上下,土豆略少,但是亩产也都在二十石以上。”

其实杨振问完番薯与土豆的亩产之后,心里就有些后悔,心想这个吴惟恭哪里知道这些东西,要问也该去问督屯通判陈书农才对。

然而令杨振没有想到的是,他的问话刚抛出来,还没来得及往回收,吴惟恭就笑着向他奉上了答桉。

杨振听了略微一愣,很快就想通了其中的关节。

吴惟恭是吴朝左的长子,是张得贵继室吴氏的亲侄子。

显然,张得贵是把自己继室吴氏的亲侄子这个当成了真亲戚,知道杨振关心番薯与土豆等物的亩产,所以事先算好了相关的产量。

“好,这倒是一个真正的好消息。正所谓手里有粮,心里不慌,番薯与土豆等物虽是粗粮,可是关键时候,却也是救荒救命的好东西。”

听完了吴惟恭的报告,杨振快速心算了一下番薯的产量,亩产二十五石上下,相当于后世亩产三千斤左右。

如果按照今年夏初所统计出来的垦荒数目来计算,几十万亩开垦耕种的土地,亩产都能达到三千斤左右的话,那么这一次的秋收,就真的是一次大丰收了。

一想到这一点,杨振的心情顿时变得好极了。

这一次出兵倭奴国,单论土地方面,属实没有占领多少,但是其他方面的收获,比如金银粮食物资,却相当不少,足够杨振接下里再发起几次大战之用了。

不过,对于粮食物资来说,杨振永远也不会嫌多,特别是自己大后方的粮食生产,产量越多越好。

因为唯有如此,金海镇今天所拥有的一切,才是可持续的。

而且也唯有如此,杨振接下来的继续移民安置计划,才能够继续推行下去。

因为,今年是杨振在金海镇募民垦荒推广番薯土豆等新作物的第二年,如果还不能取得大规模的丰收,那么接下来金海镇移民种薯的热情就会有所消退。

如此一来,他的很多后续计划也将无法顺利开展。

事实上,杨振为了防备推广番薯与土豆等高产作物失败,已经预做了一些安排。

这次东征倭奴国,大肆勒索金银稻米等物资,也算是其中之一。

不过除此之外,杨振在跟荷人舰队作别之前,就是在种子岛上休整的时候,已经私下拜托何廷斌利用其荷兰东印度公司雇员的身份,在大员以及南洋广泛收集其他的番邦作物去了。

杨振不知道玉米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但是他很清楚这种东西十分高产,而且像番薯、土豆一样,很适合在东北地区推广种植。

当然,杨振也知道,玉米在明朝即使推广种植,其产量也不可能会像几百年后那样高产。

但是即便如此,杨振也相信,它会比高粱、小麦、水稻这些中国传统的农作物在东北地区的产量高不少。

杨振现在最关心的就是粮食的产量,只要产量高,易成活,他就要大力引进推广,其他的问题都不在话下。

【推荐下,野果阅读追书真的好用,这里下载 .yeguoyuedu 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想到大后方金海镇番薯、土豆亩产的问题,杨振在陪同侍候的人群当中找到了陈书农,冲他问道:

“陈通判,瀛洲岛的秋收怎样了?番薯和土豆在瀛洲岛这边的亩产如何?”

“回都督的话,最近这段时间,仇参将与卑职,也一直在忙着督促秋收的事情,如今十成已经完成了九成,还有一成这几天也能收完。丰收已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面对杨振突然的询问,早一天抵达西归浦等候杨振归来的督屯通判陈书农立刻从座椅上站了起来,冲杨振答道:

“至于番薯、番仔薯每亩的亩产,从已经收获的情况看,瀛洲岛这边还要比吴帮办所说的其他地方高一些,平均下来,番薯亩产约合三十石左右,番仔薯约合二十四石左右!

“据卑职推断,瀛洲岛这边番薯番仔薯亩产相对高一些,可能跟此地气候相对温润,生长周期更长,而且土壤含沙量大、相对疏松很有关联。”

“哈哈,很好。不过,我以为,此地亩产更高,气候温润兼且土壤疏松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肯定跟陈通判你本人亲自在此地坐镇指导有关啊!”

“这个,卑职不敢当!”

杨振听闻番薯、土豆等物在瀛洲岛的平均亩产更高,他的心情自然更加高兴,当即毫不吝啬地将陈书农夸奖了一番。

而陈书农虽然立刻表示自己不敢当,可是他的心里却受用极了,满脸的喜色。

“是你的功劳,就是你的功劳,没有什么不敢当的。不过这次秋收完成以后,瀛洲岛的屯垦事务,就算是步入正轨了,你这个督屯通判,也该跟我回去旅顺口了,毕竟,你是整个总镇府的督屯通判嘛!”

目前,瀛洲岛上已有八十四屯移民,累计两万五千一百五十户,共计十二万五千多口,算上驻军,已接近十三万口。

瀛洲岛虽然不算小,但是易垦宜耕的土地终究有限,就目前已有人口来说,已经基本趋于饱和了。

如今,杨振下令在瀛洲岛垦荒屯田并且引种番薯土豆等作物的实验,已经取得成功,陈书农这样的人就没必要继续留在此地了。

因为接下来,不管是金海镇的北方,还是登来镇的辖区,都要继续扩大移民垦荒的规模,总镇府那边需要借助陈书农的地方更多。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杨振自然要考虑把陈书农调回去,安排到更需要他坐镇的地方去。

“这个,卑职遵命,不过,卑职离开以后,瀛洲岛这边的农事——”

“这个不用发愁,你来瀛洲岛也快两年了,手底下谁得力,谁堪用你岂能不知?你跟本都督离开瀛洲岛后,就由你遴选一人,担任瀛洲岛农事提举,归在你这个督屯通判属官之列,暂留此地,继续指导农事。”

“卑职遵命!”

瀛洲岛虽好,像个世外桃源,可是毕竟僻居海上,距离金海镇的本土太远。

陈书农最开始奉命前来此地的时候,心中未尝没有一丝落寞,所以对于离开此地,他还是感到高兴的。

只是想到放下自己几乎是一手开创起来的瀛洲岛屯垦事业,他的心里又有一点点不舍。

好在杨振考虑的十分周到,叫他亲自遴选一名属下留在此地,他也不再担心自己人去茶凉,亲手拉拔起来的事业因为自己的离去而毁于一旦了。

陈书农领了命令,杨振对于农事的安排也就暂时告一段落,随后便又将注意力转回到了吴惟恭的身上。

“张献忠败了,咱们金海镇各路也丰收了,这些都是好消息。那么,坏消息呢?”

杨振很清楚张得贵、张臣、方光琛他们的脾气,他们三番两次地派人往瀛洲岛这边跑,一定是有什么坏消息。

尤其是这一次他们派吴惟恭前来,既然在瀛洲岛已经等了自己好几天了,那就一定是有什么事情发生。

杨振的问题,让吴惟恭听得一愣,这时只见他挠了挠头,有些疑惑地说道:

“咱们金海镇,倒是没有什么坏消息,不过登来那边,主要是山东那边,确实有个不太好的消息。都督,山东乱了!”

“山东乱了?”

“是,都督,自从七月里都督率军出征后不久,山东就乱了。当时有一股流民,突然在兖州府的寿张县聚众造反,几个月内就霸占了兖州府、东昌府和大名府等地,占了南来北往的运河,截了江南到京师的漕运。”

“霸占了运河,截断了漕运?”

“正是。据说从天津卫到京师米价飞涨,从德州到河间府又闹了饥荒,大批不愿从贼的饥民云集登来西路就食。”

“哦?吴朝左登来西路饥民情况如何?”

“卑职,卑职家父自八月至今,已三次向总镇府协理营务处请调钱粮赈济。协理营务处张总兵与方谘议也请示伯夫人同意,先后三次向登来西路运粮,同时力主以工代赈,就地安置,目前局面将将稳住。”

“那就好。张总兵、方谘议他们做得很对,不要把前来投奔的饥民当成负担,将来用好了,他们就是我们金海登来二镇安身立命最好的资源。”

得知登来局面没有因为这场截断南北漕运的大起义而崩盘,杨振的心里稍稍安定了一些。

杨振心里是隐隐约约知道这场大起义的。

只是他原以为,这一世他已经从登来地区迁移了那么多流民饥民出海安置,山东或者北直的情况会因此好上一些。

但是却没有想到,历史的惯性如此强大,这场大起义在天灾人祸的相互作用之下,仍旧发生了。

“截断南北漕运的流民首领,叫什么名字?”

“据传这股作乱的流民首领,名叫李青山,目前在寿张县的梁山泊一带自称渠魁,占山为王!”

听见吴惟恭的回答,杨振心说,果然是他,当下彻底放下心来。

要说这个李青山,也的确是一个人物,他在兖州府、东昌府聚集流民起义,直接截断了江南到京师的漕运几乎长达一年之久。

而崇祯十四年江南到京师漕运的断绝,恰恰成为了压垮大明京师财政的最后一根稻草。

自此以后,崇祯皇帝及其朝堂大臣们再也无力向关外输送粮草,再也无力供养云集关外的十几万大军了。

于是万不得已,只能三令五申迫使洪承畴尽快跟清虏决战了。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李青山率领的流民大起义虽然远不如李自成、张献忠等人出名,但是在明朝最终灭亡的过程当中却起到了加速的作用。

当然了,这一世情况略有不同,因为现如今的山海关外并没有如同原本历史上那样云集十几万精锐边军。

与此相应的是,清虏的大军,也并没有如同历史上所做的那样屯田义州,兵临锦州城下。

这一世,因为杨振出兵敌后,开镇金海的缘故,松锦大决战已经不可能像历史上那样如期上演了。

当然了,杨振之所以在得知截断南北漕运的流贼首领是李青山后彻底放下心来,主要是因为,他知道这个李青山跟传说中曾经盘踞梁山泊的宋江一样,是个一心渴望被招安的主。

新八一小说推荐阅读:穿越之生存指南秦汉之召唤天下从我的团长开始抗日琴师好风流庆帝元年穿越过来是享福的,都是来干活的重生之厨女当家世公子,以华夏人杰掌控异世寒窗十二年,龙吟登天位山河血我在大宋搞科技!穿越后我成了鱼玄机的老师三国之我的系统奖励有些多从屯田开始大唐第一世家悟性逆天:风流小状元震惊大唐南北朝打工皇帝高武大秦:秦始皇!天命之子从农家子到状元郎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后汉英雄传之重生吕布伏羲夫妻肝在水浒,唯我独尊开局1861:我刚继承荷兰王位冰冷王爷每晚要我哄睡原始大厨王汉末:吕布重生,开局追杀曹操历史追光者邪王追妻三国之权谋天下殖民大明神级火爆兵王大唐:续写贞观打造锦绣盛唐我的谍战日记这个王朝叫大兴我就是要做皇帝大国崛起:穿越古代当皇帝游医变皇帝,都是娘娘太美惹的祸强明:我将现代物资搬运到大明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魏武侯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科举风云之张诚传奇寒门出了个状元郎从影视剧特种兵一开始边关潜修十年,开局我举世无敌带着武库回明末我是混世魔王程咬金逍遥小憨婿
新八一小说搜藏榜:大明海兵我成并肩王,你知道后悔了?海贼之体术潜能他改变了罗马黄帝内经百姓版穿书成废后她反手一个改嫁咸鱼皇帝:反贼,你们给点力行吗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傻子王妃疯王爷【完结】古今交换,我成了女帝背后的男人退婚后,她竟揣着崽穿喜服嫁皇叔大明第一锦衣卫水浒粮草小兵甲妖孽丞相赖上门顺明我有一城,住着历代帝王抗日之铁血军旅一龙二凤三小猪,四痞五秀六和尚谍海风雷红楼:金戈铁马横扫八方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大秦:出海归来,我献上世界地图岭南宗师一边阳光一边乌云兴晋大秦钜子大明,我来了!天命相师,抢个皇后当老婆秦汉之召唤天下残王的惊世医妃开元帝师在他心头放肆抗战之喋血雄心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刘备威力加强医妃难宠:王爷和离吧!大秦:开局一只马蜂王小小拽后狠无赖我在贞观朝当神豪亮剑:我被李云龙拜为大哥梦醉江山明末庶子最强兵王天幕:刷短视频,嬴政得了MVP大唐第一世家入秦记时空穿梭之恋上你的床(已完结)大宋有将门崇祯十七年秋穿越大唐,铁血郡王护国殇
新八一小说最新小说:太子爷:开局被皇后被刺末法时代,一道光穿越灵魂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开局卖身葬母:我成了至尊小书童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大梁辽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世家的上下三千年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红楼之皇权枯骨大明:修仙心声被偷听,嘉靖求我当国师刘秀:左手雄兵,右手流星!疯批世子:读心后,我斩了满朝文武寒门首辅:从灵堂退婚到金榜题名后宫三千,我只想独宠你乱世:手搓大炮养妻女,随时造反亮真理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真命太子:这个皇位是我的我在元末当霸王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小神医穿古代,开局拯救姐妹花我无名小卒,苟成天下共主我在大唐开时空超市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乱世求生,打猎养活双胞胎功高震主被背刺?我自立封王!乱世帝匪大唐仵作笔记魂穿林冲,我为青龙星君开局穿越亡国之君,反手攻略敌国女帝侯门第一纨绔皇帝带头卖国?我直接掀了这龙椅!军工:开局打造神级战机,鹰酱麻了!荒年啃树皮?呸,肉吃着不香吗?权香枭婿毒士无双:女帝求我当权臣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乱世:整活小砖家大明:开局被徐家退婚,我炼化十万铁骑太子西上和亲,三年后挥师擒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