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箬听了如懿的话,心中虽然有些无奈,但也知道如懿的性子就是如此,她是绝不会去做那些争宠的事情的。
于是,阿箬只得撇了撇嘴,不再说话。
一旁的惢心见状,她悄悄地观察着四周,见无人注意,便如同一只轻盈的蝴蝶一般,迅速地闪身而出,眨眼间便消失在了众人的视线之中。
————————————————
养心殿内,李玉正站在殿门口,若有所思地凝望着远方。
突然,他的目光被一个熟悉的身影所吸引,定睛一看,原来是惢心正朝他走来。
“惢心,你怎么来了?”
李玉喜出望外,连忙迎上前去,脸上洋溢着欣喜的笑容。
惢心微微一笑,轻声说道:“还不是为了主儿,今日是主儿的生辰呢,我怕皇上他贵人多忘事,把这事儿给忘了。”
她的声音轻柔婉转,宛如黄莺出谷。
惢心对她的主子忠心耿耿,自然不会眼睁睁地看着主子的生辰被人忽视。
所以,她才特地找到了李玉,希望他能在皇上面前美言几句,提醒一下皇上。
李玉闻听此言,心中顿时明白了惢心的来意。
他点了点头,说道:“原来如此,惢心,你放心吧,我一定会想办法将此事告知皇上的。”
李玉深知惢心的担忧,他上次在咸福宫贵妃诬陷海常在偷炭那晚没能请来皇上,心中一直有些愧疚。
这一次,他无论如何也不能再让惢心失望了。
惢心听了李玉的话,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她感激地看着李玉,说道:“多谢你,李玉,真的太谢谢你了。”
李玉摆了摆手,笑着说道:“咱们之间还用得着说谢字吗?你就放心地回去吧,等我的好消息。”
惢心微笑着轻点了一下头,表示明白,然后转身缓缓离去。
她知道,养心殿并非是她可以长时间停留的地方,毕竟这里是皇上处理政务的场所,她一个小小的宫女,还是不要过多打扰为好。
待惢心的身影消失在门口,李玉开始沉思起来。
他深知皇上并非有意冷落延禧宫,只是政务繁忙,可能一时疏忽,忘记了娴妃娘娘的生辰。
既然如此,自己只需在合适的时机,巧妙地给皇上提个醒即可。
然而,李玉随即意识到一个问题。
皇上此刻并不在养心殿,而是前往了永寿宫。
至于何时归来,他也无从知晓。
这可让李玉有些犯难了,因为他最近明显感觉到皇上对他的疏远,甚至连出门都不再带他一同前往。
如此一来,想要和皇上说上几句话,恐怕也并非易事。
尽管如此,李玉心中仍有一丝坚持。
他既然已经答应了惢心,就一定要想尽办法达成此事。
无论遇到多少困难,他都不能食言。
————————————————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终于,午后时分,皇上回到了养心殿。
李玉见状,立刻打起精神,紧紧盯着门口,等待着最佳的时机。
就在进忠准备去奉茶的时候,李玉瞅准时机,快步上前,拦住了正准备进去奉茶的进忠。
“进忠啊,让我来吧。”李玉面带微笑,语气和缓地说道。
进忠有些诧异,但见李玉态度坚决,便也不好多说什么,只得将手中的茶盏递给了他。
李玉接过茶盏,头也不回地迈步走进了养心殿,心中暗自祈祷着一切顺利。
这进忠的品级比自己低,就算自己去抢他的活干,他也绝对不敢有半句怨言。
李玉心里想着,端起茶盏,步履轻盈地走到了皇上的面前。
此时的皇上正端坐在龙椅上,聚精会神地批阅着桌上堆积如山的折子。
他右手握着朱笔,在折子上龙飞凤舞地写着批语,左手则不时地翻动着折子,专注的神情让人不忍打扰。
李玉轻手轻脚地走到皇上身旁,将茶盏放在案几上,然后躬身行礼道:
“皇上,今儿个是娴妃娘娘的生辰呢,您晚上可要去延禧宫看看?”
皇上听到李玉的声音,手中的朱笔微微一顿,似乎才想起今天是娴妃的生辰。
他抬起头,看着李玉,眉头微皱了一下,但很快又舒展开来,说道:
“朕知晓了。”
李玉见皇上的反应如此平淡,心里不禁有些忐忑。
他迟疑了一下,还是小心翼翼地继续说道:“娴主儿也有些日子没有见驾了,心里一直盼着皇上过去呢。”
皇上听了李玉的话,沉默了片刻,然后放下手中的茶盏,缓缓说道:
“朕忙完这些折子,晚点过去看看。”
李玉心中一喜,连忙谢恩道:“谢皇上隆恩,娴主儿知道皇上如此挂念她,定然欢喜得很。”
皇上摆了摆手,示意李玉退下,然后又拿起朱笔,继续批阅起折子来。
如懿毕竟和自己有着一些与众不同的情分,在她生辰的时候去探望一下,倒也并无不可。
皇上是真的把这件事给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此刻被李玉这么一提醒,他才恍然想起,不过既然都想起来了,那去延禧宫走一趟倒也无妨。
李玉见状,赶忙应了一声“是”,然后躬身退出了养心殿。
————————————————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夜幕逐渐降临,天色也渐渐暗了下来。
如懿虽然嘴上说着并不在意,但实际上她的内心却并非如此。
她坐在殿里,看似平静,然而目光却时不时地望向殿外,仿佛在期待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