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县
“大喜事!大喜事!”
这一天的司马家门前,来了一架马车,一个老头面色红润的跳下车,边往里面跑边喊着。
在前院的司马朗见状,连忙上前礼貌的相迎
“梁县长慢着些,是何喜事让县长亲自相告。
莫要着急,先请上座喝口水慢慢说。”
司马朗自从将家族带回温县老家后,不断的发展,自然是要和当地的官吏搞好关系。
实际上当下的司马家风评还是相当不错的,尤其是在当地,颇受百姓的爱戴。
就算是大哥司马朗和三弟司马孚在曹操那上任以后,不管是在哪个地方上任,都颇受当地百姓爱戴。
一来他们确实有足够的才能,二来他们对于百姓不会像其他世家那样疯狂的剥削。
历史上司马朗担任兖州牧,兖州百姓对于司马朗这位兖州牧就相当的爱戴。
三来,可能就和司马家一贯的谨慎有关了。
司马家做事主打一个稳如老狗,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稳如老狗这四个字简直是贯彻了整个司马家的人,直到司马懿的下一代才出现改变。
人就是两个极端,上一代人稳如老狗,硬生生的熬死好几个大魏皇帝,就这也不敢轻易的动手。
下一代司马家的人就变得相当激进了……
“司马公呢?这可是一件大事,当请司马公出来当面诉说。”
梁县长说完,司马朗立刻就抱拳拱手表示
“请县长在此稍坐,容在下去请示父亲。”
“好,好,你速去。”
很快,司马朗就把他爹司马防给叫了出来。
司马防这老头也是挺有才能一老头,曾任洛阳令、京兆尹,哪怕到现在了,这老头还有一个骑都尉的官职,只不过不管事了,在家颐养天年了。
值得一提的是,这老头曾多次公开的赞扬曹操,举荐曹操。
这也是为什么后面曹操一把司隶地区拿下来以后,就直接将司马防这个老头请去他那做官了,就连司马防的几个儿子也都委以重用。
只是可能曹操也没想到,司马防能有司马懿这么个鹰视狼顾的儿子。
“司马公!”梁县长见了司马防都得站起身,抱拳拱手深施一礼。
从官职上来说,他和司马防一个地下一个天上。
就哪怕司马防现在不管事,只要皇帝还没把他官职免了,那就得守规矩。
“梁县长不必如此多礼,请坐。”
两边安坐后,司马防询问情况,梁县长激动的说到
“大喜事啊司马公,前些时日朝廷派人收集各地才俊名单,值此动乱之秋,朝廷破格提拔人才。
我就将你们司马家的八人全都报了上去,没想到司隶校尉钟繇大人给了批复,说是秦王要亲自来司马家考校诸位公子。
您说,这是不是大喜事?”
司马防浑身一震,秦王!
当今天下谁人不知秦王袁耀的大名,从一纨绔子,到如今执掌半壁江山,大汉六州的异姓王,其人的经历不可谓不传奇。
司马防甚至还特意让人去收集了袁耀的一些事迹,他的本意是想教导自己的八个儿子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不要以为自己现在的才学就很了不起了,秦王有如此功绩,想必才学更加卓着。
结果事迹收集回来以后,司马防懵逼了。
他手里攥着两份事迹,就给人一种看野史和正史的感觉。
正史方面,是许邵在担任宣传部长后,不遗余力的在给袁耀写点评。
他最近是没在文中出现,但在大汉这片土地上,他就像是个无良三流媒体一样,一直保持着高产。
但凡袁耀有点成绩,那是库库吹啊!
当然稿费也是相当丰厚的,毕竟袁耀从来也就没差过钱。
因此,他写的虽说都是袁耀确实做过的事情,但这牛比吹的实在是……不,是美化的稍微有那么点过头。
而野史部分,比正史更野,那你就想去吧,都是民间自发给袁耀传播的名声。
好名声坏名声都有,但无一例外,都和神鬼挂钩,那可就太野了。
本来还想着拿袁耀事迹让自己几个儿子知道人外有人的司马防,默默收起了收集到的事迹。
这不是人外有人,而是人外有神!
一个人怎么可能让粮食亩产提升那么多,他是农神的后代么?
一个人怎么可能让钢铁产出提升那么多,他是钢铁冶炼之神的后代么?
一个人怎么可能发明出那么多武器装备,他是战争之神的后代么?
如果真的是,那这几个神未免玩的也就太花了!
虽说觉得离谱,但袁耀的战绩是实打实的,而且徐杨两州的百姓也确实是都吃上饱饭了。
所以司马防对于袁耀的感观非常复杂,既感觉这是一位雄才大略的诸侯,又觉得这个人不真实。
但不管怎么说,现阶段给他当官的话,那是绝对的大好事一件。
毕竟现在也就袁耀掌握的地盘最大,司马家若是想成为更大的世家,跟着袁耀是最为稳妥的了。
“如县长所言,的确是一件大喜事。
不知秦王何时来,我好让犬子做好准备。”
梁县长闻言,乐了,他就害怕司马防不想让自己的几个儿子出仕,这样他可就没办法在钟繇面前邀功了。
“就这两天,还请司马公多做准备,下官也要做好迎接秦王的准备了。
告辞”
“请。”
梁县长走后,司马防将八个儿子中的前四个都叫了出来。
他的八个儿子都有才名不错,但一来才名这东西懂得都懂,就是世家的包装和推广,方便后面出仕。
二来,后四个儿子还是太小了,只有前四个儿子,司马朗、司马懿、司马孚、司马馗正当年,是出仕的好年纪。
他把四个儿子叫出来以后,将刚才梁县长所说之事说了一遍。
司马家的家教很严,司马防不说让他们说话,他们都只能听着。
当司马防询问他们的意见时,几人才开始按顺序发表意见。
司马朗是大哥,也是表率,所以他的态度从始至终都一样
“儿听父亲的。”
司马孚是三子,而且这个人还挺有意思的。
从历史上来说,司马孚虽说也帮司马懿的忙了,但他一直到死始终以魏臣自称。
但别以为这个人就真的那么忠了,或许他才是最能隐忍,司马家最后的那张牌。
若是司马懿失败了,一个自始至终称魏臣的司马孚,是否能保全一条性命,继续将司马家延续下去呢?
所以他的回答是
“若于司马家有益,儿愿去。”
最后是司马懿的回答了
“儿不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