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几天时间里,燕王府的二十船货物已经被全部搬进了码头仓库,并做了清点。
这批货物的估值超过了百万两银子,如此慷慨的见面礼,直接把新罗朝堂上下都震惊到了。
是以明安在提出要与燕王府结盟之时,几乎没有遭到太多人反对。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明安直接下令打开乐浪城的粮仓,将里面储存的粮食搬运到燕王府的货船上。
这些货船都是大型的福船,每艘满载能够装三千石左右的粮食,二十艘加起来就是六万石。
按照每石粮食二两银子的价格,差不多只值十几万两,与燕王府带来货物的价值相去甚远。
因此为了体现结盟的诚意,明安特意又从各地调集了三十多艘大型的海船,全都载满粮食送到燕地去,并且承诺将会尽快补齐剩余的粮食。
对此,负责这趟出使的张清自是乐意之至。
毕竟光是这一趟的十几万石粮食,都已经够燕地百姓吃上许久了!
更不用说还建立了双方后续的合作,算是圆满完成了任务!
在拿到盖上大印的明安结盟手书后,张清便带着几十艘海船,浩浩荡荡地踏上了返回燕地的航途……
半月之后,武平城码头。
提前收到船队将于今日回归消息的姜溟,早早地就和姚拱来到岸边等候,足见他对这趟出使新罗的重视。
不知过了多久,海平面上开始出现了一面面白色的风帆,紧接着浩浩荡荡的船队出现在了他的视线之中。
“回来了!”
看到连成一大片的海船,姜溟不由得两眼放光。
这上面装着的,可都是燕地紧缺的粮食啊!
终于,船队陆续驶进了码头。
看到岸边等候的世子殿下和军师,张清立刻带着一众将士走下了战船,前来复命。
“拜见世子殿下!末将此行幸不辱命,成功与新罗长公主缔结了盟约,这是其亲笔手书,还请殿下过目!”
从张清手中接过文书简单查阅了一番,姜溟随即欣慰地拍着他肩膀说道:“这一趟张将军辛苦了,待会儿先去你的新宅子里好好歇息,之后本世子还会对你和水师将士们加以重赏!”
此话一出,张清顿时欣喜若狂,连忙半跪在地喊道:“谢殿下恩典!”
论功行赏完了,姜溟随即便吩咐码头民夫们赶紧把船上的粮食都搬运到粮仓中去。
“有了这几十船的粮食,我军将士数月的粮饷都不用愁了,殿下果然远见!”
姚拱由衷地感慨道,眼中充满了对姜溟的敬佩之意。
对此姜溟只是淡然一笑,说道:“这些粮食不过只是开胃小菜罢了,最重要的是成功和新罗缔结了盟约,至少能够保证未来一两年内的粮草供给问题。”
“等咱们化肥厂的产量上去了,用它们来大幅提高燕地粮食的产量,以后燕地的粮食就能自给自足,再也不用依赖任何人了!”
姚拱闻言也是面露喜色:“殿下英明!解决了粮食的问题,来年我大军便可兵锋直指燕水以南,逐大玄之鹿于中原了!”
一想到率领军队纵横在大玄广袤的疆土之上,姜溟不禁也有些心驰神往。
不过他也并没有盲目自大。
毕竟燕州目前正处于‘四战之地’,要想大举出兵南下,首要任务还必须得把屁股后面的问题给解决了。
“以我们军队如今的战斗力,确实无惧与大玄正面对抗,不过关外异族始终是个大隐患。”
“在正式南下与大玄决战之前,必须保证草原蛮族和力真不会在关键时刻从背后捅刀子才行!”
听到这里,姚拱不禁点了点头,随即开口道:“殿下的担心不无道理,关外异族一直虎视眈眈,对燕地始终都是一个威胁,不得不先未雨绸缪!”
“要么加强北方边关防御,要么就出兵将其彻底打服!”
姜溟仔细思索了一番姚拱提出的两个方案。
前者可行性很高,如今燕王府用水泥造棱堡加强城防的技术已经十分成熟了,目前姜溟已经在着手对玉塞关山海关以及长城各处碉堡进行改造了,算是与姚拱的提议不谋而合。
只不过一味防御终究还是太过被动,异族只要愿意付出足够的代价,依旧还是能够想办法突破边疆的防御。
姜溟的性格还是喜欢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所以更倾向于将重心放在彻底征服两大异族,永绝后患上面。
将这一想法告知了姚拱,他那颗军师大脑便开始快速运作起来了:“关外异族占据了地利优势,倘若贸然出兵的话,即使是强如我军,恐怕也会吃大亏,所以必须采取些谋略,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听到姚拱这么说,姜溟不禁笑着问道:“先生怕是已经有确切的想法了吧?”
姚拱闻言也是咧嘴一笑道:“真是什么事都瞒不过殿下的慧眼啊!在下确实有上中下三策,可以一举平定关外异族之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