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赤裸裸的威胁!是自大唐立国以来,从未有人敢说出的狂言!
百官们惊骇欲绝,许多人甚至站立不稳,身体摇摇欲坠。
李隆基的脸色,也在程宇说出这番话时,瞬间变得铁青。
他紧紧握着龙椅扶手,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
一股强烈的屈辱和愤怒,在他胸中翻腾。
但他看着殿内倒下的官员,看着那些噤若寒蝉的文臣,看着那些虽然愤怒却不敢轻易动弹的武将,他知道,眼前这个年轻人,有说出这番话的实力!
这是他执政几十年来,从未遇到过的局面。
仅他一人,竟然敢威胁他这个大唐天子!
“程宇……”李隆基的声音低沉得仿佛从牙缝里挤出来,带着一种压抑到极致的怒火,“你可知,你在说什么?!”
“我自然知道。”程宇坦然地迎上他的目光,语气依旧平静,但那份平静之下,却蕴藏着足以让整个帝国颤抖的力量。
“我不是在威胁你。”
程宇嘴角勾起一丝冷冽的弧度。
“我只是在……向你通知。”
这句话,如同最锋利的刀刃,狠狠地扎进了李隆基的心头。
他身为大唐天子,九五至尊,何曾被人如此轻视过?何曾被人如此直白地威胁过?
而且,对方的威胁并非虚言,那瞬间隔空杀人伤人的手段,以及西市数百羽林军诡异昏迷的景象,无一不证明着眼前这个年轻人拥有着远超凡俗的力量。
愤怒,屈辱,忌惮,以及一丝深深的无力感,种种情绪交织在一起,让李隆基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
他紧紧攥着龙椅扶手,指尖几乎要抠进木头里。
他想下令将这个狂妄之徒乱箭射死,想让禁军将他碎尸万段,但理智告诉他,这样做只会是徒劳,只会让大唐的颜面扫地,甚至可能引来无法预测的灾难。
殿内,百官们大气都不敢喘一口,他们惊恐地看着站在殿中央,与圣人对峙的程宇,又看看龙椅上脸色难看的李隆基。
这是大唐开国,偶不,千年以来的王朝,都从未有过的景象。
气氛凝滞得如同死水。
李隆基的目光在程宇身上停留了许久,最终,他缓缓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再缓缓吐出。
当他再次睁开眼睛时,眼中的怒火已经消退了许多,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复杂而深沉的光芒。
他,妥协了。
在绝对的力量面前,所谓的帝王威严,所谓的君臣纲常,都显得如此脆弱。
他不能拿大唐的江山社稷去冒险,不能拿自己的性命去冒险。
“程真人……”李隆基的声音听起来有些疲惫,但已经恢复了帝王应有的威严,“你提的要求,朕可以考虑。”
“考虑?”程宇挑了挑眉,语气带着一丝戏谑,“李隆基,你没有考虑的余地。”
他再次直呼其名!
百官们的心脏又是一跳,但这一次,他们已经没有力气去震惊了,只剩下麻木和恐惧。
李隆基的脸色又是一僵,但他忍住了,没有发怒。
他知道,眼前这个年轻人,根本不吃他帝王威严这一套。
“好,朕答应你。”李隆基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屈辱,“关于杨氏……朕可以昭告天下,杨玉环从未入过宫,也从未是太真观的道姑,还她一个清白之身。至于她今后的生活……由她自己决定。”
此言一出,百官哗然!
这等于是否认了陛下之前的一切安排,等于是在向天下人承认,杨玉环与寿王之间的关系,与陛下的安排,都是一场错误!
更让陛下放弃了将杨玉环纳入后宫的打算!
“关于西市之事……”李隆基继续说道,语气顿了顿,似乎难以启齿,“朕可以下罪己诏,承认派兵围捕不当,惊扰百姓,并向西市的百姓赔礼道歉。至于赔偿,朕也会令人妥善处理。”
罪己诏!这可是大唐历史上少有的事情!
百官们再次震惊。
他们知道,陛下这是真的被逼到绝境了,才会做出如此大的让步。
“还有杨家。”李隆基看了看殿门口与程宇一同前来的张九龄,又想到了杨玉环,语气缓和了一些,“朕保证,从今以后,不会再派任何人监视或打扰杨家。杨家的一切,照旧。”
三个要求,李隆基全部答应了。
这番妥协,让整个朝堂都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寂静。
所有人都呆呆地看着这一幕,仿佛在看一场荒诞不经的戏剧。
程宇看着李隆基,脸上没有任何得意之色。
他知道,对于一个帝王而言,做出这样的让步需要多大的勇气和隐忍。
“很好。”程宇点了点头,“希望你能说到做到。记住,我的警告并非儿戏。”
他顿了顿,又说道:“至于朕……不,关于你的罪己诏,明日一早,朕……你便昭告天下吧。”他差点说顺嘴,又改了过来。
李隆基听着程宇这近乎命令的语气,心中虽然憋屈,却也无可奈何。
“朕……朕会尽快拟旨。”李隆基说道。
“不必尽快,明日一早,天下皆知。”程宇语气淡淡,仿佛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这一下,连李隆基都愣住了。
明日一早?这怎么可能?
拟旨,礼部审核,昭告天下,怎么也需要几天的时间。
程宇没有解释。
他只是看了李隆基一眼,又看了看殿内的百官,眼中闪过一丝戏谑的光芒。
“告辞。”程宇对着李隆基微微颔首,算是打了招呼,然后转身,朝着殿外走去。
张九龄看着程宇离去的背影,又看看龙椅上神色复杂的李隆基,心中感慨万千。
今日之事,必将载入史册,成为大唐历史上最离奇的一页。
离开皇宫,程宇回到了杨家。
杨玉环一直焦急地等在映月轩,当她看到程宇平安归来时,悬着的心才终于放了下来。
“程郎!你回来了!”她迎了上去,眼中充满了关切。
“嗯,回来了。”程宇握了握她的手,笑着说道,“事情已经解决了。从今以后,你便是自由的杨玉环,不再是什么寿王妃,也不是什么太真观的道姑。”
杨玉环闻言,眼中瞬间涌出泪水,却带着巨大的喜悦。
她知道,程宇为了她,可能冒着生命危险,去直面那位高高在上的帝王。
“多谢程郎……多谢程郎……”她哽咽着,千言万语,最终只化作这句简单的感谢。
程宇轻轻擦去她眼角的泪水,目光温柔。
当晚,杨家设宴,为程宇接风。
虽然杨玄璬和杨家姐妹们对程宇的强大和今日皇宫发生的事情感到无比震惊和敬畏,但看到杨玉环发自内心的喜悦和程宇对她的温柔,他们也渐渐放下了心中的担忧和顾虑。
尤其是杨玄璬,他知道,杨家因为程宇,或许真的要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
第二天一早,整个长安城再次被一道旨意震惊了。
一道由皇帝亲自拟定,昭告天下,承认西市之事是自身过失,并向百姓赔礼道歉的罪己诏!
一道宣布解除寿王与杨氏婚约,并明确表示杨氏从未入宫,从未是太真观道姑的诏书!
诏书内容一出,满城哗然,议论纷纷。
“天哪!陛下竟然下了罪己诏!”
“那位西市仙人,竟然真的逼得陛下妥协了!”
“杨四娘子……竟然被陛下还了清白之身?”
“那位程真人,究竟是何方神圣?!”
程宇的盛名,如同燎原之火,瞬间传遍了整个大唐,甚至更远。
天下名士、高人、隐士,无不惊骇。
终南山,一位闭关多年的道家高人猛地睁开眼睛,眼中精光四射:“竟然有人能逼得当今天子下罪己诏?此人莫非已得大道?!”
江南,一位风流倜傥的文人墨客听闻此事,仰天大笑:“哈哈哈哈!好!好一个程真人!以一人之力,撼动天子!吾辈虽无此等神通,却也心向往之!”
无数人开始打探程宇的来历,打探杨家的消息,打探那位被程宇护在身后的绝色女子。
仙人、佳人,对抗朝廷,这听起来连志怪小说作者都不敢写。
有人惊恐,有人敬畏,有人好奇,有人狂热。
长安城,乃至整个大唐,因为程宇的出现,彻底沸腾了。
而身处风暴中心的程宇,此刻正带着杨玉环,悠闲地走在长安的街头。
他没有理会那些投来的异样目光,也没有在意那些窃窃私语。
“程郎,你……你真的让唐皇下了罪己诏?”杨玉环还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她知道程宇厉害,但没想到会厉害到这种程度。
“嗯。”程宇点了点头,语气轻松。
杨玉环看着他那副淡然的模样,心中充满了柔情和崇拜。
在她眼中,程宇仿佛无所不能,是她生命中的光。
“程郎……”她轻声唤道,目光流转,“那以后……我就可以一直陪在你身边了吗?”
程宇停下脚步,转头看向她。
阳光洒在她绝美的容颜上,仿佛镀上了一层金光,美得令人心悸。
他想起她那句“玉环心悦你”,想起她那句“残花败柳”,想起她那句“只求能伴君左右”。
他并非铁石心肠。
“嗯。”程宇轻轻点了点头,伸出手,温柔地牵起了她的手,“从今以后,你就跟着我吧。”
杨玉环闻言,脸上的笑容如同盛开的牡丹,灿烂夺目。她紧紧回握住他的手,心中充满了甜蜜和幸福。
他只是一个恰好拥有了特殊能力的厨子,一个行走在两个时空之间的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