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大臣皆垂首聆听,“这向富商借粮一事,光传信也不行,还需得派人详查各富商家底,莫要被他们虚报少借。”
户部尚书赶忙应道:“陛下圣明,微臣以为可挑选几位公正廉明的官员前去协商借粮之事,并记录在册,以免日后纠葛。”
依爱卿所言,朕这就给西北各府下达旨意。” 官员派遣一事便交予你们四部派人前去,务必尽快将第一批粮食送往永州。”
四部尚书心中一紧,这事虽不好接手,但也只能硬着头皮接旨,“臣等遵旨,定竭尽全力。”
此时,年轻的进士林羽站了出来。“陛下,臣愿前往永州任职,虽能力有限,但定全力以赴救助灾民。”
皇帝大喜,“好好好,朕果然没看错年轻人。”
林羽内心暗自冷笑,这皇帝只知道坐在龙椅上发号施令,却不知民间真正疾苦。
如今他最佩服的战王已经被他发配到西北了,他才不要在这里假意奉承这个无能的君主。
他看向高高在上的皇帝,表面上恭敬无比,心里却想着:“底层百姓还在受苦受难,而他们这位皇帝,关心的只是如何保住自己的皇位和维持所谓的皇家颜面。”
此次前往永州,对他来说也是一件好事,这皇帝昏庸到如此地步,也不知道啥时候会拿他们这些臣子开刀,他趁机远离也好,还能救济那些灾民。
“来人传朕旨意,封林羽为永州知府,即刻赴任。”林羽叩谢皇恩后,便着手准备启程事宜。
而后皇帝又任命了其他几个进士到永州上任,除了林羽,其他被选中的人心里都暗暗叫苦。
其中一个叫苦的进士苏锦满心无奈。在这京城虽说官职不大,可好歹安稳舒适。如今却要被派往那遥远的永州。
那永州穷乡僻壤,灾民众多,此去怕是辛苦劳累不说,稍有不慎还会丢了性命。而且他家中还有老母亲需要照料,这一走,也不知何时才能相见。
另一个进士方泽也同样发愁,他本想着在京城里慢慢积攒人脉,以求仕途高升。这下可好,全被打乱了。
但君命难违,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苦涩,然而事已至此,也只能希望到了永州能够平安顺遂些。
朝堂中的一位大臣忍不住小声嘀咕:“那林羽是不是傻,永州是什么地方?别人都避之不及,他还上赶着去,现在那里受灾严重,民不聊生的,去那里简直是自讨苦吃。”
旁边的一位大臣接着说道:“哼,他怕是想借此博取名声吧,不过那可是险地,稍有不慎就万劫不复,他怕是要落一场空了。”
等皇帝吩咐好一切后,林羽便退下朝堂,回府准备出发前往永州所需之物。
退朝之后,皇帝写下几张小纸条,盖上自己的私印,“李福,选最好的信鸽现在就送出去。
皇帝叹了一口气,看着殿外昏暗的天色,心中满是焦虑。
大许朝本就有些动荡不安,永州又出了这样的事,如果死亡人数过多,损失肯定很惨重,要想恢复过来,没个三年五载的恐怕也不行,这样下去他这皇位如何坐的安稳啊!
“………”
几部尚书匆匆赶回户部衙门,召集所有下属商议对策,众人皆是一脸愁苦,毕竟这任务艰巨。
户部的一小吏怯生生地说:“大人,那些富商个个精明,借粮一事恐怕没有那么简单。”
户部尚书长叹一声,“本就是无奈之举,如今只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再许以丰厚奖励,但愿他们能顾全大局。”
而后四部上下开始忙碌起来,准备各种文书材料,只盼能顺利解决永州之灾。
林羽回到府上,简单收拾了行囊,只带了些必要衣物和盘缠。他叫来心腹下属,低声嘱咐:“你且先一步去永州,暗中探查当地灾情以及各方势力分布,我随后就到。”下属领命而去。
三日后,林阅萧看着从京城送来的飞鸽传书,给他气笑了,“这皇帝老儿,忽悠人的方式还真是不减当年啊!他爹都不知道给皇帝老头子收了多少烂摊子了,次数多了估计皇帝都认为这是他们应该做的。”
“说是从富商手里借粮,结果不还是他们武安侯府来还,不出他所料,这皇帝老儿肯定给他父亲写信了。”
“皇帝干这事又不是一次两次了,他父亲一向心软,听说发生了雪灾肯定二话不说就同意皇帝的请求了。”
“最后好名声被皇帝落了,谁又知道他们武安侯府做了什么,这可是皇帝一惯的手段。”
林阅也说不清楚自己是个什么心情,救济灾民是他心甘情愿的,但这话从皇帝嘴里说出来咋就那么让人不舒服呢!
但是这次皇帝只怕是要失算了,百姓们如今已经得到了救助,沐倾颜和萧逸寒送了这么多钱粮过来,坍塌的房子也在重建,看来他要先一步给父亲写信告知这边的情况了。
日子过得很快,转眼又过了两天,皇帝再次派来的杀手,也已经来到了永安县。
这几个杀手伪装成普通路人进了城,四处打探消息,他们几人这次没有冲动,而是在寻找合适的时机…………
这天下午小璟和小雪都去了太傅家里上课,萧逸寒和沐倾颜他们也忙着在临水村里建学堂一事。
村里有几个孩子天赋不错,和小璟小雪都差不多大,两人去太傅那上课,村里的那几个孩子也时不时的过去旁听,这才有了两人建学堂的想法。
小辰的年龄小,和小璟小雪的课程不一样,他的课程上午已经上完,下午无事便偷偷和崽崽一起跑去后山溜达,顺便把崽崽放进山里和赤炎瑞雪团聚。
不远处,被派出打探消息的两名刺客眯起了眼睛。
“走,我们过去看看。”
两人互相看了看他们一身普通村民的打扮,悄悄跟了上去。
这个小崽子怎么这么像萧逸寒的儿子,虽然不一定是,但宁可错杀也不能放过,反正皇帝已经下令了,那就先杀了他的两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