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出所和街道办发生的事,简述不知道,不然他只会庆幸,华国还没有进入网络时代。大石作那边的院子并不在钱主任的视线范围之内。否则,97号院他是必定要让出去的。
简述买完菜,往回走时,才想起来家里一点油都没有。只能再次返回供销社,买了半斤豆油和一些熟食。简述来的有点晚,熟食摊上就剩下猪头肉、卤鸡爪和卤豆干了。简述也没嫌弃,一样都来了一点。
这个时候的猪肉一斤是六毛四,生猪头肉便宜一点,酱猪头肉就要八毛一斤了。卤豆干一斤二毛五。这两样,简述一样买了二两。
卤鸡爪最便宜,这个时候的鸡爪视为边角废料,上面没有多少肉,薄薄的一层皮下都是筋条,生鸡爪一斤也就一两分钱。卤鸡爪也不贵,一斤只要八分钱。
买完熟食后,路过厨具柜台时,又想起来家里连没有烧水的壶和菜刀都没有。就又买了一把水壶,一把菜刀和一把锅铲。
另外,简述还买了两包“大前门”和两包“三炮台”。
说起“大前门”,这是男性穿越者必买的香烟。这烟以前叫“前门”。建国后,政府对烟草行业进行了“改造”,当时上海436种品牌的香烟,只有“前门”牌“幸存”下来。英美烟草公司的在华国的企业也随之转化为国营企业,继续生产“前门”牌香烟。卷烟也将细枝改为粗枝,被称为“大号”,“前门”也因此称为“大前门”。
“大前门”一包三毛到五毛不等,属于比较好一种香烟。
“三炮台”一包九分钱,另外还有葵花烟也是九分钱一包,福烟是六分钱一包,都是这个时代最常见的香烟品牌。
只是这么一耽搁,简述到家时已经快五点了。
厨房在东厢房旁边的南耳房,耳房外有院门,门内有个五六平的小院。
院子南边是一个与耳房等高的偏厦,是放柴火的地方。这间南耳房面宽4.4米,内进深5.2米,门在左边。
原来的水龙头是在东厢房这边,下面是高1米,长1.2米,宽0.6米的水池。灶台靠东面,是两个相连的土灶。灶台4米长,1.2米宽。
灶上都安了一口大铁锅、锅上放着一个蒸笼。灶边的角落里,堆着几十个煤球和一小堆劈柴。这些东西都是钱主任让人置办的。
钱主任说了晚上要过来,简述的晚饭就没弄的太复杂。简单地炒了一个青菜,用饭盒装了,这时才想起来,没有买碗,好在他还有个饭盒。所以说破家值万贯,一搬三年穷,就是这个道理。搬一次家,就会先处理掉一些用得久的物什。搬到新家后,就发现家里这也没有,那也没有,感觉什么都缺,需要一个很久的采买过程。
简述盛好菜,把买回来的熟食码在饭盒盖上,就这样端着回了正屋。从行李包里掏出一瓶d市特产“空津”牌白酒。主食是玉米面的饼子,也是从行李包里拿出来。九月份的天,吃点凉的也没事。
简述不抽烟,却喜欢喝酒,一次也不多喝,就一、二两的量。而且简述从不酗酒,喝不喝都行。只是喝了酒后,晚上能睡的沉一些。
上个任务世界,因为身份的原因,简述只偶尔喝是那么一次。回到现代后,又要训练又要背资料的,也没机会喝。来到57年,可得好好解解这酒瘾。
这酒是高升给他准备的,放在行李包里,包装也特意换过了,一共就两瓶。高升的本意是让简述走人情用的,只是现在都便宜了简述。
简述还有把酒倒在茶缸里。大约一两的白酒,倒是大号的茶缸里也就将将的一个杯底。
简述先抿了一口酒,才开始吃饭。一口青菜,一口肉的,再来口饼子。不得不说,这个时候的食物吃起来是真香。
简述从行李包里拿出了两个饼子,只吃完一个感觉差不多有五六分饱了。就拿起茶缸喝起酒来。
“空津”白酒只有52度,简述喝完一两酒,感觉没什么感觉,就打算再来一两。
这个时候,从院门走进来三个人。
打头的是一个四十五六岁的中年人,穿着一身灰蓝色的工作服。头发剪的极短,几乎是贴着头皮剪的。
身后并排走了两个人,一胖一瘦。瘦的那个阎阜贵,他身上还穿着那件淡灰色的短袖上衣,。那胖的必定是刘海中了。如此这打头的一定就是易中海了。
等简述听见声音,抬头望去时,他们三个已经过了垂花门,人快走到院中间了。
简述皱了一眉,对他们不请自入的行为十分不满。却还是站了起来,迎出了门:“阎老师您怎么过来了,这两位师傅是?”说话间,三个人已经走到了台阶下了。
简述这一搭腔,易中海的脸色就变了变,他回身看了阎阜贵一眼,没急着开口。
这三个人中,刘海中向来是好表现,他性子急,不等阎阜贵说话,就说道:“这位同志,这是刘海中,住在95号院的后院,是院里的二大爷”,然后他又指着易中海,介绍道:“这位呢,是易在海,住在中院,是院里的一大爷,老阎住前院,他是三大爷……我们呢都是平级,是院里的管事儿,院里的住户都归我们管。”
简述“哦”了一声,说道:“原来是易师傅和刘师傅,不知道您三位这个时候过来是?我这今天刚来,东西都没置备全呢,就不请您们几个进去坐了。”
其实,简述说出这话,就相当于逐客了。一是他今天刚住进来,家里什么都没安置好。二是客人登门最忌的就空着手来,多少都得带点东西,这叫添喜。虽说57年不讲究这些繁文缛节了,这些老礼也被当成封建思想打倒了。但新宅前三天,客不登门,这是规矩。尤其是京城人,事事都讲究一个规矩,一个礼。
易中海他们三个,就这么过来,实属冒昧了。
刘海中也想起了这茬,不由得讪讪地笑了一下,说道:“我们就不进去了,就在这门口说几话就成。”
易中海看出简述不太欢迎他们过来,心里有气,面上却还是灰呵呵的,一脸的忠厚相。他说道:“小同志,不好意思啊,是我们冒昧了。我们只是听老阎说,这个院里住了人进来,就过来看看。一是过来认识一下新邻居,二是也想看看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忙的。我们几个管着院里的事,院里年轻的小伙子都能叫的动,要是有什么搬搬抬抬的,也能搭把手不是?”
难怪都说易中海是个面忠心奸的,他这话里藏着意思呢。他是想告诉简述,这个院里他们几个说的算。简述刚来,最好安分些,院里的老老少少都听他们的话。要是简述扎刺,人的是人收拾他。
简述自然听明白了这一层意思,他笑了笑说道:“那就麻烦三位师傅了,我这边还得等几天东西才能置备齐。人我都找好了,到时候还得麻烦你们给搭把手。”简述的意思是我也不是一个人,有的是帮忙的人。不过你们愿意帮忙,他也不反对。
易中海同样也明白简述的意思,这一回合,不分上下。
易中海上前一步,问道:“说了这么半天,我还不知道小伙子你叫什么?在哪工作呢?”
简述奇怪地看了一眼阎阜贵,这才走下台阶,自我介绍道:“正式介绍一下,我叫简述,轧钢厂新来的采购员。”
这个时代几乎没有什么秘密,简述一说,易中海就知道简述是谁了。他面容一变,笑得更亲切了,他说道:“原来你就是简述同志啊,我跟老陈是老相识了,他跟我说过你。大家都不是外人,你又分到这边了住了,以后有什么事情,尽管跟一大爷说,一大爷决不推辞。”这就是退了一步的意思。
简述也顺势让了一步,说道:“那少不了麻烦一大爷。”
刘海中在旁边插话道:“有事也可以找二大爷,二大爷也能帮你办。”
简述知道他就是想显摆一下他管事大爷的地位,于是说道:“以后还要二大爷多多照顾了。”
阎阜贵也上前一步,说道:“还有三大爷呢,你三大爷虽然不是轧钢厂的,但也是认识不少人的。”
简述给面子的说道:“麻烦三大爷了。”
易中海见达到目的,也就不多留。他们刚下班,连家门都没进,就让阎阜贵给忽悠过来。如今双方算是初步认识了,就是有什么算计,也得等一段时间再说。于是易中海就借口要回家吃晚饭,带着刘海中和阎阜贵走了。
简述送他们出了垂花门,才转身进了屋。
易中海出了院子,没理阎阜贵,跟刘海中打了声招呼,回家去了。
刘海中也没看出来有什么不对,跟阎阜贵说了一声也走了。
阎阜贵的脸色变了又变,最后只能讪讪地回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