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波诡云谲
王府后院。
月黑,风高。
一道道身影,鬼鬼祟祟,钻进了偏僻的花厅。
门口的家丁,个个精悍,盯得人心头发紧。
花厅里,死寂。
几盏油灯,火苗豆点儿大,明明灭灭。
映着一张张阴晴不定的脸。
王逸高坐上首。
他扫视一圈,厅内温度都仿佛降了几分。
座中之人,哪个不是平日里眼高于顶的权贵?
此刻,却都有些坐立不安,强撑着场面。
“诸位。”王逸开了口,声音不高,却字字扎心:“今天为什么聚在这儿,各位心里都有数。”
“李君亦那道新政,摆明了是要把咱们往死路上逼!要把咱们这些所谓的大唐栋梁,连根拔起!”
“他娘的,九成家产!”长孙怡猛地一拍桌子,脸上肥肉乱颤。
“我长孙家几代人的基业,他李君亦一张嘴就要吞了?做梦!老子就是脑袋撞碎在宫墙上,也绝不答应!”
这位平日里算盘打得比谁都精的商界巨贾,此刻双眼通红,活脱脱一个输红了眼的赌棍。
“可…可是…”宋家老二宋庭宇,素来胆小,此刻更是缩着脖子,声音都发颤,“那毕竟是陛下,是九五之尊。咱们要是公然抗旨,那可是抄家灭族的死罪…”
“死罪?”王逸嗤地笑出声,“宋二爷,瞧您这点儿胆色!真按那新政来,您宋家还能剩下什么?那一成家产,够您养活府上那群莺莺燕燕吗?怕是连胭脂钱都不够吧!”
宋庭宇一张老脸憋得通红,张了张嘴,半个字也说不出来。
角落里,一直没开腔的李德盈,慢悠悠地呷了口茶。
这位可是朝堂上的老油条,向来喜怒不形于色。
此刻,他放下茶杯,才缓缓道:“王公子,大家伙儿的心思,都一样。只是,单凭咱们这几家,恐怕能量还是小了点。”
这话一出,所有人的视线都汇聚到了王逸身上。
王逸却不急,端起茶杯,也学着李德盈的样子,慢条斯理地抿了一口。
“各位尽管把心放回肚子里。”他放下茶杯,声音里透着一股笃定,“该联络的,我早就派人去联络了。荥阳郑氏,已经点了头。太原王氏那边,也松了口。至于岭南的杨家,哼,别看他们表面上对皇帝恭恭敬敬,只要咱们给的价码合适,他们难道会跟白花花的银子过不去?”
他话锋一转,声音压得更低:“最要紧的是,右卫大将军萧遥,已经答应站在我们这边。”
这话一出,厅内先是一静,随即响起一片倒抽冷气的声音。
萧遥!
那可是手握京畿兵权的人物!
他要是反了……
长孙怡激动得“啪”一拍大腿:“好!太好了!有萧将军这尊大佛加入,这盘棋,咱们赢面大增!”
李德盈捻着胡须,若有所思:“萧将军手握重兵,这事儿,恐怕就不单单是抗旨那么简单了……王公子,你们这是打算…?”
他话没说完,但意思已经再明白不过。
王逸摆摆手,示意他打住:“有些话,不必说得太透。今日请各位来,我王逸只问一句,愿不愿意,跟我王家共进退?”
众人相互看了看,眼神交汇,已然达成了默契。
“愿与王家共进退!”
“干了!”
“好!”王逸猛地站起身道:“李君亦不过黄口小儿,仗着龙椅就想翻天?咱们今日便让他瞧瞧,这大唐江山,究竟是谁家说了算!”
厅内众人纷纷起身响应,一时间,野心与欲望在昏暗的灯光下疯狂滋生。
密会散去。
王逸回到书房,父亲王昶早已等候多时。
“成了?”王昶开口,声音沉稳。
“都应下了。”王逸的脸上带着不加掩饰的轻蔑,“这帮人,平日里一个个道貌岸然,真动了他们的钱袋子,比谁都怕死。”
王昶沉吟了下:“萧遥那边,真能靠得住?”
“十拿九稳。”王逸说得轻松,“他那个不成器的二弟,欠了咱们王家一大笔银子。若不帮这个忙,他那宝贝弟弟就得去街上要饭。再说,萧遥此人,野心不小,对那个位子,未必没有想法。”
王昶缓缓点头:“好,好得很!”他像是想起了什么,又问:“朝中那位沈大人,可有动静?”
“沈默?”王逸嗤笑一声,“那老顽固,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八匹马拉不回来。不过无妨,一个快入土的老家伙,翻不起什么浪花。”
“那李君亦呢?”王昶的声音低沉下来,“莫要小觑了他。”
王逸却不以为然:“爹,您就擎好吧。他现在就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朝堂之上,有几个真心拥护他的?地方那些士族豪强,又有哪个肯乖乖听他摆布?他那点所谓的雄心壮志,不过是镜花水月,痴人说梦!”
王昶没再说话,只是望向窗外。
一轮皓月高悬,清冷的月光洒在长安城的层层叠叠的屋脊上,泛着一片冰冷的银白。
“但愿吧,”王昶低声自语,“但愿一切顺利。”
与此同时,皇宫深处。
李君亦独自站在御花园中。
夜风习习,带着几不可闻的花香,吹动他宽大的龙袍。
他仰头望天,星光稀疏,月色如霜。
“陛下。”德公公不知何时来到他身后,声音里带着关切,“夜深了,您还是早些安歇吧。这几日您为了国事操劳,龙体要紧啊。”
李君亦摆了摆手:“朕,睡不着。”
德公公轻轻叹了口气。
“王家府上,今晚可是热闹得很。”李君亦的语气听不出喜怒,“长孙怡、宋庭宇、李德盈……呵,这阵仗,倒是不小。”
德公公脸色都白了:“陛下,他们这是要…?”
“嗯。”李君亦鼻腔里应了一声,“抱团取暖,想跟朕掰掰手腕呢。”
“那…那可如何是好?”德公公急得快跳脚。
“急什么?”李君亦摆摆手,嘴角反而挑起一抹玩味的弧度。“朕倒要瞧瞧,这帮跳梁小丑,能闹出多大动静。”
德公公还是不放心:“陛下,您就不怕他们狗急跳墙……”
李君亦脸上的笑意敛去,一股帝王的威严不自觉地散发出来:“朕是天子。这天下,是朕的天下。朕既为大唐之主,岂能容忍这群国之蛀虫,继续吸食民脂民膏,动摇国本?”
他转过身,面容隐在夜色里,声音却异常清晰:“德福,去,把沈默给朕请来。”
约莫半个时辰后,御书房内。
沈默躬身而立,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王昶、王逸父子,暗中勾结朝臣,串联地方豪族,意图对抗新政,陛下所言当真?”
“千真万确。”李君亦手指在龙案上轻轻敲击着,发出规律的声响,“不过,朕也早有布置。”
沈默吃了一惊:“陛下早就知晓他们的图谋?”
“朕又不是瞎子聋子。”李君亦冷哼,“他们闹出这么大动静,朕要是还蒙在鼓里,这皇帝也别当了。”
沈默沉默了片刻,突然“噗通”一声跪倒在地:“老臣有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沈卿但说无妨。”
“陛下!”沈默的声音透着一股沉痛,“老臣知道您励精图治,一心为我大唐开创盛世。可这新政……推行得太急了!这些世家大族,盘根错节,势力庞大,非一朝一夕可以瓦解。若操之过急,恐怕会激起民变,动摇国本啊,陛下!”
李君亦定定地看着他:“沈卿的意思是,让朕妥协?”
“非是妥协。”沈默重重叩首,“老臣恳请陛下,暂缓推行,徐徐图之,方为上策。”
李君亦摇了摇头:“来不及了。”
他从龙椅上站起,在御书房内来回踱步。
“边关战事将至,国库早已捉襟见肘,天下百姓更是流离失所,苦不堪言。而那些世家大族,却依旧只顾搜刮民财,骄奢淫逸。朕若再心慈手软,大唐,危矣!”
“可是……”
“没有可是!”李君亦一挥手,斩钉截铁。“朕,心意已决!”
他话音一顿,踱了几步,忽然转过身,脸上竟露出一丝莫测的笑意。
“沈卿啊,你当真以为,朕的新政,就只是新政那么简单?”
沈默一怔。
李君亦继续道:“那不过是朕抛出去的鱼饵,一个…幌子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