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桥会》是一部仙话故事。主要内容是唐穆宗长庆年间,书生裴航科举考试落榜,到鄂渚游览,路遇崔相国母亲突发急症,裴航以祖传中医秘计救活崔母。崔相国以20万钱相谢,裴航便雇船运回长安。因钟情于同船的樊夫人,于是托其侍女袅烟致诗表达爱情,又以名酒奇果相送。樊夫人让袅烟回赠一首诗,便不辞而别。裴航无奈整装继续回长安。行至蓝桥驿,口渴而向一老妇求饮。老妇便让孙女送水给她。他听说此女与樊夫人诗中写的云英同名,甚为惊奇。便在此投宿,借机求婚。老妇称她有疾病,请裴航弄到玉杵臼,并捣药百天才能议婚。裴航在京城想尽千方百计,用二百缗钱弄到玉杵臼送到蓝桥,并用百天捣好药。老妇人服下,便带着云英回洞府。不久又将裴航接到洞府,拜见各位神仙美眷。中有一仙女自称是云英的姐姐。裴航一看,原来是在鄂渚同船的樊夫人,早已得道成仙,成了玉帝的女官,裴航更为惊奇。他与云英成婚后便住在玉峰洞中,也超脱尘世成了仙人。后来,唐朝发生动乱,百姓民不聊生。裴航在妻子云英和樊夫人的帮助下平定唐朝动乱,铲除朝廷奸臣,使百姓过上安定幸福生活,被皇帝封为九千岁贤王。但裴航不愿意受封赏,与云英重回玉峰洞中,享受神仙生活。
第一章 春闱落榜
长庆二年的长安城,春寒料峭。
裴航站在礼部南院外的杏树下,望着张贴在墙上的黄榜,手指不自觉地捏紧了袖口。春风吹落几片粉白的花瓣,飘在他青色的衣襟上,又无声地滑落。
\"裴兄,可有看到名字?\"身后传来同窗李淳的声音。
裴航没有回头,只是摇了摇头。他的目光一遍又一遍地扫过榜单,从第一行到最后一行,从右到左,再从左到右。没有,确实没有\"裴航\"二字。
\"这...这怎么可能?\"李淳挤到前面,仔细查看榜单,\"裴兄的文章在我们国子监可是数一数二的啊!\"
裴航终于转过身来,脸上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或许是考官眼光不同吧。\"他的声音平静得出奇,仿佛在谈论别人的事情。
长安城的街道上,新科进士们欢呼雀跃,家仆们奔走相告,酒肆茶楼里满是庆贺的喧闹声。裴航穿过这些欢声笑语,如同行走在另一个世界。他抬头望向灰蒙蒙的天空,忽然觉得这座他生活了二十年的城池,变得陌生而遥远。
回到位于崇仁坊的租住小院,裴航径直走向书案,案上堆满了备考的书籍和手稿。他拿起一篇自己最为得意的策论,那是关于治国安邦的长篇大论,曾经得到国子监博士的高度评价。
\"都是无用之物。\"裴航喃喃自语,将文稿投入炭盆。火苗瞬间窜起,吞噬了那些工整的字迹。
\"公子!\"老仆裴福急忙上前抢救,却为时已晚,\"这可是您三个月的心血啊!\"
裴航看着化为灰烬的文章,忽然笑了:\"福伯,你说我是不是很可笑?放着家传医术不学,偏要来考什么进士。\"
裴福是裴家老仆,看着裴航从小长大。他叹了口气:\"公子,老爷在世时就说过,您天资聪颖,学医也好,科举也罢,都能有所成就。这次不过是时运不济...\"
\"父亲...\"裴航的眼神黯淡下来。他想起了五年前去世的父亲,那位名满京华的太医,临终前握着他的手说:\"航儿,为父不勉强你继承家业,但记住,医术可救人,亦可救己。\"
当时他一心扑在科举上,对父亲的话不以为意。如今想来,却是另一番滋味。
\"福伯,收拾行李吧。\"裴航突然说道。
\"公子要去何处?\"
\"离开长安。\"裴航望向窗外,\"我想去鄂渚看看。听说那里的山水极好,适合散心。\"
裴福欲言又止,最终只是点了点头:\"老奴这就去准备。\"
三日后,裴航站在灞桥边,望着滔滔河水。春风拂柳,送别的人络绎不绝。他身边只有裴福一人相送。
\"公子,路上小心。这些银两您收好,是老奴这些年攒下的。\"裴福递上一个沉甸甸的布包。
裴航推辞不过,只得收下:\"福伯,你在长安等我消息。若我...若我决定不回来了,会派人来接你。\"
裴福老眼含泪:\"公子保重。老爷在天之灵会保佑您的。\"
登上南下的客船,裴航站在船尾,看着长安城渐渐远去。他并不清楚自己要去寻找什么,只是觉得胸中有一股郁结之气,需要远行才能消散。
客船沿着渭水南下,转入汉水。船上旅客形形色色,有商贾、有官员、也有像裴航这样的书生。大多数时候,裴航独自站在甲板上,看着两岸青山绿水向后移动。
\"这位公子,可是进京赶考的书生?\"
一日清晨,裴航正在船头读书,忽然听到一个温婉的女声。抬头望去,是一位约莫二十五六岁的女子,身着素雅衣裙,眉目如画,气质超凡脱俗。
裴航连忙起身行礼:\"在下裴航,确曾参加今科春闱,可惜名落孙山。不知夫人如何称呼?\"
\"妾身姓樊,夫君早逝,如今带着侍女回娘家探亲。\"女子微微一笑,\"裴公子年纪轻轻,何必为一试不第而灰心?人生际遇,往往出人意料。\"
裴航心中一动,这位樊夫人谈吐不凡,眼神中似有深意。两人站在船头,从诗词歌赋谈到天下大势,竟十分投契。
\"夫人见识广博,令在下佩服。\"裴航由衷赞叹。
樊夫人笑而不语,只是望着远方的水面:\"裴公子可曾想过,除了科举仕途,人生还有何等乐事?\"
裴航思索片刻:\"实不相瞒,在下出身医学世家,却弃医从文。如今想来,或许是个错误。\"
\"医者仁心,救人疾苦,确是善事。\"樊夫人轻轻点头,\"不过世间疾苦,非独身体之痛。裴公子心怀天下,日后必有大作为。\"
正说话间,一个十五六岁的俏丽侍女匆匆走来:\"夫人,风大了,您该回舱休息了。\"
樊夫人向裴航微微颔首:\"这是妾身的侍女袅烟。裴公子,改日再叙。\"
看着樊夫人离去的背影,裴航心中泛起一丝异样的感觉。这位夫人言谈举止皆不同凡俗,似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气质。
当夜,客船停靠在鄂渚码头。裴航正准备下船游览,忽听岸上一阵骚动。
\"快让开!相国大人的母亲突发急症!需要立刻找大夫!\"
裴航循声望去,只见一队官兵护着一顶华贵轿子匆匆而来,轿中传来老妇人痛苦的呻吟声。
\"这里可有大夫?\"为首的官员焦急地询问船家和岸上众人。
裴航犹豫片刻,上前一步:\"在下略通医术,不知可否一试?\"
官员上下打量裴航:\"你是何人?\"
\"在下裴航,先父是太医署裴明远。\"
官员闻言大喜:\"原来是裴太医的公子!快请快请!\"
轿帘掀开,一位六旬老妇人面色惨白,呼吸急促,双手紧捂胸口。裴航把脉片刻,心中已有判断。
\"是心脉郁结之症,需立刻施针。\"裴航从随身行囊中取出一个锦囊,里面整齐排列着各种银针。
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裴航手法娴熟地为老妇人施针。不过一盏茶时间,老妇人呼吸渐趋平稳,面色也恢复了些许红润。
\"多谢小神医相救!\"老妇人虚弱地道谢。
次日,崔相国亲自登门道谢,赠予裴航二十万钱作为酬金。裴航推辞不过,只得收下。
\"裴公子医术高明,何不入太医署任职?\"崔相国诚恳邀请。
裴航婉言谢绝:\"在下志不在此,此番出手纯属机缘巧合。\"
离开鄂渚时,裴航发现樊夫人和她的侍女袅烟也同船返回。有了前次的交谈,两人更加熟络起来。裴航发现自己越来越被这位神秘的樊夫人吸引,她的一颦一笑都牵动着他的心弦。
一日傍晚,夕阳西下,江面泛起金色波光。裴航站在船头,望着樊夫人的侧影,忽然鼓起勇气,取出一张诗笺递给袅烟。
\"请转交你家夫人。\"
诗笺上写着:
\"同为天涯客,相逢何必曾相识。
江上清风明月夜,愿与佳人共此时。\"
当夜,裴航辗转难眠。次日清晨,袅烟送来一封回信。裴航迫不及待地展开,只见上面写着:
\"一饮琼浆百感生,玄霜捣尽见云英。
蓝桥便是神仙窟,何必崎岖上玉京。\"
裴航反复吟诵,不解其意。正想找樊夫人问个明白,却被告知她已在上一站悄然下船离去,只留下这谜一般的诗句。
\"蓝桥...云英...\"裴航喃喃自语,隐约感觉这诗中暗藏玄机,却怎么也参不透其中奥秘。
带着满腹疑问和莫名失落,裴航决定继续北上,回到长安。他不知道的是,这段看似偶然的相遇,将彻底改变他的人生轨迹,引领他走向一条超脱尘世的修仙之路。
而那句\"蓝桥便是神仙窟,何必崎岖上玉京\"的诗句,将在不久的将来,向他揭示一个惊天的秘密..……